沟纹巴非蛤

Paphia exarata   Philippi
   

  208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形态贝壳四方卵圆形、略短。壳顶小而尖,位于贝壳中部稍靠前方。由壳顶往前方弯曲,往后方平直。贝壳前端略向上翘起,与小月面几成直线;往下斜圆,腹缘平直,后端圆、略呈截状。壳面棕色,同心生长肋凸出壳面,排列密而均匀,肋间距窄。壳面通常可见到四条棕色、放射状不连续的色带,有的标本呈现不连续的棕色斑块。小月面长,界线不十分清楚,中线弯曲,右壳的小月面大于左壳;楣面长、界线不清,韧带黄棕色。
壳内面白色,铰合板很小,三枚主齿排列简单。两壳的前、中、后主齿分散排列。前、后闭壳肌痕、外套痕清楚,外套窦深,斜伸向贝壳中央,末端钝圆。
测量(mm)
壳长 壳高 壳宽
44 29 20 (海南南部,浅海)
34 22 14 (香港外海)
27 18 12 (广东南澳岛外海)


大小

测量(mm)
壳长 壳高 壳宽
44 29 20 (海南南部,浅海)
34 22 14 (香港外海)
27 18 12 (广东南澳岛外海)

生物学

生活习性与地理分布全国海洋调查在东海29.5°N以南浙江外海的10个站拖到许多标本,在广东近海到海南、北部湾数十个取样站采到100多号标本。
Fischer—Piette等指出这一种也是大型种类,比利时布鲁塞尔博物馆有长47、高31、宽21mm的标本,这一种的主要特征是小月面的中线弯曲,左右两面不对称。Frauen—feld(1869)记载香港有分布。美国国立博物馆收藏有我国东沙群岛的标本。


生境信息

生活习性与地理分布全国海洋调查在东海29.5°N以南浙江外海的10个站拖到许多标本,在广东近海到海南、北部湾数十个取样站采到100多号标本。

国外分布

此外,日本(南部的和歌山、本州纪伊到九州),印度洋墨吉群岛的萨利凡岛,红海。Si—boga调查船在6°36.5′S,114°55′E的88m深处也采到标本(Prashad,1932)。

国内分布

这一种在浙江南部近海、台湾海峡南部、广东近海、北部湾、往下到海南岛均有密集而均匀的分布面(图119)。从30m至97m深处都有分布,南沙群岛亦有分布。生物量达15.45g/m2。